1798年,88岁的乾隆娶了13岁的妙龄少女,这是他人生中最后一个女人。洞房花烛夜,少女望向这个比自己爷爷还年长的老者,心里五味杂陈。
乾隆皇帝一生风流,按说纳妃也是无可厚非的事情,但是他早已进入耄耋之年的老者,身体也大不如之前,为何还要在这时再纳一个嫔妃呢?
(资料图)
其实,这是他的儿子嘉庆皇帝用来孝顺父亲的,至于为何?还要从乾隆的挚爱孝贤纯皇后富察氏说起。
年轻时,乾隆皇帝和富察皇后感情甚睦,史书记载与《延禧攻略》演绎的如出一辙,可天不遂人愿,富察氏在二子相继夭折的打击下身体每况愈下。
富察氏艰难陪伴了乾隆二十年后就香消玉殒,乾隆悲痛欲绝,超规祭奠大兴土木,在余生中作诗百首以示哀悼,真是闻着伤心见着落泪,皇十五子颙琰对父亲的这份深情也是印象颇深。
1795年,已在位六十年的乾隆皇帝出于孝道考虑,准备将在位年限最长的称号留给爷爷康熙大帝,主动申请退位,由颙琰登基,是为嘉庆皇帝。
自古争权夺利,弑父杀兄的事并不少见,那太上皇与皇帝是如何相处的呢?只要有一个老大,事情就完美解决了,乾隆帝虽退居太上皇,可权术通透,大清官员们自然分得清什么是大小王。
乾隆依然自称为朕,下达旨意仍称“敕旨”,还要求官员们要给自己请安,名曰躬亲指教,实则大权独揽,嘉庆皇帝虽然位高,奈何权轻,战战兢兢,如履薄冰。
按照祖训,新帝继位要遴选秀女。嘉庆三年,新皇按例对血统纯正的大清贵族女子进行挑选,由于满人基数较少,贵族更是凤毛麟角,秀女整体质量相对一般,极少出现沉鱼落雁、国色天香的女子。
正当嘉庆皇帝一个头两个大之时,一位女孩的出现让其眼前一亮,为何说是女孩呢,缘由在于秀女选拔一般要求及岁即可,也就是十三四岁,古代食物激素含量低,此时正是小女孩天真无邪的样子。
此女来自沙济富察氏,一个自宋金以来就是名门贵族,是孝贤纯皇后的堂侄孙女,工部候补主事德克京额之女,根正苗红,富有渊源,嘉庆帝一眼就相中了,本是郎才女貌、天作之合的好姻缘,奈何嘉庆帝却另有想法。
原来乾隆皇帝相当长寿,当年已到了八十八岁高龄,俗话说深宫冷院,他的妃子们可就没有这么长寿了,时至今日,红颜多已凋零,后宫基本空空如也。
嘉庆帝依然记得父亲对富察皇后的深情厚谊,多少次触景生情、赋诗纪念、凭栏念想,都给年少的嘉庆皇帝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,嘉庆帝见小姑娘一颦一笑竟是富察皇后的神韵,顿时计上心头。
嘉庆帝年富力强,虽然已经主持朝政三年,却是空有一身抱负无法施展,此时给父亲送去他爱而不得的白月光,对改善自身境遇起码会有两方面的好处。
一是父亲一定会认可自己的这份孝心,选妃之时仍然记得父亲所爱,这是大孝;二是如果此女真能得到太上皇的偏爱,必然牵扯老人精力,自己施展本领的空间就变大了。
不久乾隆皇帝就收到了这份礼物,对儿子的行为大为赞赏,小姑娘也是深得圣心,可是没过多久宠爱日减,也可能是太上皇由于年龄实在太大,无心他顾。
一入侯门深似海,最是无情帝王家。小姑娘被册封为晋妃不过半年,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终于走到了生命的尽头,康乾盛世落下帷幕。
清朝时已经废除了殉葬制度,嫔妃们不需要陪葬,但是出于对皇权的尊重,她们生活的区域十分有限,大多在后宫、太庙等地,而且终身守寡,空虚寂寥。
此时的嘉庆帝也开始施展自己的抱负,开始对死敌和珅下手了,砍头抄家,诛灭亲友,富察家族曾是和珅密友,众人皆被牵连,可嘉庆帝对晋妃却很宽容,甚至逢年过节还会探望。
关于晋妃的史料记载相当有限,但是可以肯定她必然是个豁达开朗、可爱有趣的奇女子,因为她十分长寿,历经乾隆、嘉庆、道光三位皇帝,成功晋级为“皇祖贵妃”。
封建社会向来讲究孝治天下,道光皇帝也不例外,当年的晋妃已成皇祖,是乾隆皇帝唯一的遗孀,实权没有,地位至高直逼孝庄,可晋妃毕竟年事已高,晋升不久便去世了。
按照常理,晋妃的身份是无法进入裕陵妃园寝的,可是随着年限的增长,道光皇帝的进一步加封,不断抬高的身份成为了其陪伴在乾隆身边的敲门砖,也不知道她是否满意这一结局。
纵观晋妃的一生,小小年纪就被送到侍奉比自己爷爷还大的乾隆帝,荣辱恩宠尚未体验,自己的丈夫就离开了。深宫内院,凄凄惨惨戚戚,数十年的守寡生涯,必然是寂寞孤独的。
我想无论如何丰富的物质生活,也依然填补不了精神上的空虚,所以她肯定也是一个有趣的女子,花鸟虫草、风雨雷电、琴棋书画总有一样是她所爱,只不过我们无缘深究了。
高贵的出身并没带给这位姑娘一个美满的家庭和安乐的一生,她的人生从被送进乾隆寝宫的那一刻起就已注定,至高的身份地位变成了他的桎梏,何尝不是一种悲哀呢。
关键词: